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散文鉴赏|一棵杏子树

来源:网络2024-07-30 17:35

我离开故乡20几年了。老家的杏子树时时闪现在我的梦中,那绵软香甜质朴热烈的家乡味道,总勾起我浓浓的乡思乡情。

杏子树,在唐宋词中,经常提及。依稀记得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等耳熟能详的诗句。

杏子,性热。成熟后的杏子,显现的是那种略微发暗的橙黄。待杏子成熟后,用于轻轻捏一下,便肉核分开。把杏肉送入口中,便尝到一种甜甜酸酸的味道。

儿时,我家院坝边有一棵杏子树。杏子树是爷爷栽的,那时候我大约7、8岁。爷爷把成熟的杏子剥了,取出杏仁,用铲子在院坝边的空地上刨一个小坑,把杏子仁种进去,再用水瓢舀水浇灌。第二年春天,院坝边便长出了一株小杏树苗,树苗长出来了圆形浅黄浅黄的叶子,叶子根茎部还隐隐透出一两点模模糊糊的高粱红,很可爱。爷爷就找几块砖头,在杏树苗四周筑起一个小围墙,隔三差五浇一次水。不知不觉地,那小杏树竟长起来了。春天,树枝上开出粉红色的花苞,而后树枝上花儿开放,雪一样的白。刚开始,才有一两片叶子,没有花朵。渐渐地茎越来越粗了,叶子也变得越来越厚了。过了几天有花朵了。几日后,像涂粉的指甲,香味也越来越浓郁,在夏风的吹拂下,飘来阵阵清香。一簇簇娇小的杏子花,它们相互依偎,竞相开放,细嫩的柄托着五六片红色的花瓣,片片都小巧纤细,尽力向外舒展,时而露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蕊。春天,每天清晨起床,看见杏子花,红红的,富有光泽,敏感地轻颤着,如流苏般柔软,那乳汁般的花粉细密地流淌着。杏子花在风中凝然肃立着,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我忽然吟出了心中的诗:思念让心灵柔软起来/让身体渐渐温暖起来/这温暖来自于/一种想象/像杏子花一样/在宁静里悄悄地生长。我凝望,我思念。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都与杏子花一样,各自有自己的特质,别人对它的感受又不会影响它们,它们也从来保持花开的姿态,保持沉默。当我们面对沉默的世界时,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于是,我明白了杏子花为什么开着,杏子花为什么总在春日笑了。

几年过去了,那株小树苗便长成了几米高的成年大树,枝繁叶茂。七月份,杏子便长成如一枚鸡蛋大了。那个年代,我们经常和爷爷在杏子树下乘凉,听爷爷给我们讲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这棵杏子树,是如此的粗大和茂密。到了夏末,树上如繁星似的杏子悬挂在树梢,把我们小孩子诱得直流口水。有时,干脆坐在树上,挑着硕大鲜红的杏子塞进嘴里,流入肚中。有时,一旦摘不到高处的杏子,就在树下拼命地摇动或是编个竹笼或是用长竹竿使劲地罩,使劲地打,杏子落得满地都是。新鲜、刺激!

一到收获季节,母亲便把一筐杏子背到镇上的集市去卖,用卖的钱给我们三姊妹买上一件寸衫或是一双凉鞋。我们姊妹仨往往跟着母亲去集市卖杏子,规规矩矩地守在背筐旁,听母亲长长地吆喝和看母亲称杏子时的专注。母亲的叫卖声悠扬悦耳,吸引了很多的顾客。母亲一边数钱,一边抚摸着我们的头,欣慰地笑。母亲勤劳、朴实、善良,从未对顾客缺斤少两。由于杏子大、红、口感好,很是好卖,一天下来,收入颇丰。无形中,杏子成了我们补贴家用的一笔不小的收入。夏天,家里因为有杏子,因而从未买过其他水果。金黄的杏子,薄薄的杏皮隐隐透着红,吃到嘴里绵软香甜。

家里人对杏子树由衷地珍爱,特别有感情。每年,不忘修枝,剪叶,施肥。杏子树成了家里的大功臣,尽情地延续着生命,是那样蓬勃,旺盛。

前些年,我在城里有了一处栖居的住所。母亲已老了,不能干活了,我把母亲接到城里。母亲终于离开了小山村,离开了那些挺立的杏子树。母亲再也不能像往日那样背杏子去卖了,我再也不能酣畅地吃新鲜的杏子了。我很感伤。昔日的大功臣,就这样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不见踪迹了吗?遗忘,背叛是多么的可耻。

几次回老家,看见那棵杏子树瑟瑟地立在风中,拖着憔悴的背影立在那里,我很失望。那个辉煌的杏子时代已远去。我的童年,我的母亲仿佛离我越来越远。

今年春天,我听说老家新修了公路。我便乘着姐姐的小车回了趟老家。公路宽阔、平坦,行车很便利。进过一个小时的行程,我终于到了家门口。昔日的老房子早也无人居住,满是瓦砾和灰尘,有欲塌之势。房子附近除了几块菜地,就只有院坝边那棵杏子树,虽然老了,但还挺拔。杏子树发着嫩芽,开着小花,一片翠绿映入眼帘,一片芬芳传入鼻腔,沁人心脾。“不久就有杏子吃了!”我大惊失色。吃杏子在将来也许不会是梦。

于是,我对家乡的杏子树充满乐观,对吃杏子心存期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生命有衰亡,就有再生,这是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需要走出迷茫,积极进取,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人生。

我想念故乡的杏子树。如今的孩子们,怎么知道老屋的院坝边曾经有一棵杏子树?怎么知道是谁种的,为谁开花结果呢?这棵杏子树有我的乡愁,有我的思念。

如今,杏子树在农村很少见了。有农谚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人们不想花上很长时间来等几颗杏子树开花结果。现在的人们大多数去城里打工,再也没有栽种杏子树了。要栽的话,一般都栽那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谁还会去种一棵杏子树呢?

家乡的杏子树,体现着一种精神,豁达坦荡,低调平凡。家乡的杏子树,它一往情深地默默矗立着,只求内心的安宁和实在。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光彩,一种气度。

作者简介

贾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终身客座教授。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嘉陵区作协副主席。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30余万字。著有散文集《等待》《那片海》,曾获四川散文奖、第二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优秀作品奖。


[ 责编:小编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