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多民族天籁汇聚玉树 听来自山脉的声音在此流淌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多民族天籁汇聚玉树 听来自山脉的声音在此流淌

来源:光明网2025-08-04 12:18

玉树的夏日,注定是歌声流淌的时节。

8月12日-16日,2025三江玉树“声音的山脉”第二届山歌系列活动将在此启幕。这场以山歌为脉、以民族为弦的盛事,不仅是非遗山歌的集中展演,更是多民族文化基因的深度唤醒。

当汉族声脉追寻、藏族白马骑士、纳西族三朵神山、塔吉克族鹰笛情歌、蒙古族深沉亲情、彝族英雄史诗等多个民族故事在三江之源交汇碰撞,当多民族的歌声在雪山草原间回响,玉树正以“山脉”为形,以“声音”为魂,搭建一座连接民族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三大核心活动

打造可持续山歌生态

据了解,本次山歌系列活动以培养本土人才、提升玉树山歌影响力为核心目标,推出“寻找山歌传承人”进校园试点活动、《声音的山脉》非遗山歌音乐剧、玉树州非遗山歌大赛三大核心活动。

其中,“寻找山歌传承人”进校园试点活动将于8月12日-13日走进玉树州试点学校,采用“老带新”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扎西尼玛、扎西多杰,以及本地非遗山歌传承人团队,与学生面对面传授山歌及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时,启动“校园山歌传承班”,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园传承模式,让山歌成为民族教育的新范式。

“我们希望通过山歌进校园筑牢传承根基,同时也希望为山歌爱好者搭建一个专业展示的舞台。”据相关负责人扎西尼玛介绍,《声音的山脉》非遗山歌音乐剧将于8月15日启动,音乐剧以“三江源游牧文化”为故事基础,融合汉族、藏族、纳西族、塔吉克族、蒙古族、彝族等多民族山歌元素,打造“国际山地民族文化的舞台桥梁”。值得关注的是,音乐剧将采用“年度篇章式更新”模式,即每年选取全新的民族与故事线,逐步囊括全国 56 个少数民族、乃至国际山地民族艺术内容。

此外,玉树州非遗山歌大赛作为民间端的全民参与平台,将在8月16日启动。大赛以“青成联动”赛制为创新点,设置青少年组与成人组,覆盖全州6县20个乡镇。竞赛内容包括原生态山歌演唱、山歌创作等环节,实现民间传承与专业演艺的对接。获奖选手将直接进入音乐剧演员库,让隐藏在山间村落中的民间好声音被世界听见。

根植文化基因

激活千年山歌生命力

玉树,这片被三江之源滋养的净土,千百年来,生息于此的各族儿女,将对生命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对祖先的敬仰,都寄托在回荡山谷的歌声里。山歌,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艺术形式,它是流淌在玉树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与天地对话、与心灵沟通的密码。

三江玉树“声音的山脉”第二届山歌系列活动,正是根植于这份深厚的渊源,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古老基因,确保千年山歌血脉不息。“我们深刻理解山歌作为活态文化载体的珍贵价值,并积极探索其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创新路径,通过教育端入校、民间端竞赛、专业端舞台演艺等方式,建立起非遗山歌的当代表达体系。”活动相关负责人扎西多杰介绍道。

据悉,三江玉树“声音的山脉”第二届山歌系列活动中,三大核心活动将通过育根基、搭平台、铸品牌的方式,为山歌的永续发展培育坚实的后备力量,让山歌传承在竞技中焕发生机,并赋予其舞台生命力。教育筑基、全民激活、艺术升华,三者环环相扣,共同构成玉树守护山歌文脉、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经验模式,形成“从课堂到舞台、从民间到国际”的传承闭环,打造出具有可持续性和全国示范意义的山歌生态体系。

文化富民兴边

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2025三江玉树“声音的山脉”第二届山歌系列活动,不只是一场地域性的文化节庆活动。它是以玉树为原点,以山歌这一独特文化基因为核心,向世界传递的中国民族声音,其融合了不同民族山歌的声与色,呈现出“多民族天籁汇聚”的震撼场景,既是文化自信的展示,也是驱动玉树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

依托《声音的山脉》非遗山歌音乐剧、全州非遗山歌大赛、山歌进校园,玉树系统性地挖掘、传承与发扬其深厚的山歌文化底蕴,塑造出极具辨识度的“声音的山脉”文化品牌,将其锻造成一张代表民族山歌、展现中华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名片,显著提升了玉树的文化软实力,使其跃升为高原文化地标,成功构建起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IP。

“声音的山脉”品牌的树立及其所构建的生态体系,为玉树文旅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源头活水。这一文化IP将通过本身的核心吸引力,有效聚集人气,撬动文旅消费。更为深远的是,将无形的文化软实力切实转化为区域发展的硬支撑,实现文化富民兴边。

如今,玉树正以其独特的山歌文化为引擎,坚定走出一条文化自信引领、文旅融合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的特色振兴之路,让千年山歌的悠扬旋律,成为高原繁荣发展的强音。

八月的玉树,将因山歌而沸腾。让我们相约玉树,聆听这份天籁之音,感受文化根脉的力量。(张慧)

图片来源:四川彼岸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责编:小编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加载更多